Wikipedia定義策略為「為達到特定目標所進行之長程行動方案規劃,且策略與戰術或行動有所不同(A strategy is a long term plan of action design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goal, as differentiated from tactics or immediate actions with resources at hand.)」
Porter 將策略定義為:「企業的競爭策略是企業在產業中取得較佳的地位,所採取的攻擊性或防禦性行動」。
無論是Wikipedia或Porter的定義,都指出「策略」具有行動面,都是為達成「目標」所需採取的「行動」。但為了分析與理解上的方便與連續性,傾向於將
策略定義為:「方針」與「行動方案」的綜合體,也就是說:
「策略」是為達成特定目標,所擬訂與規劃執行之「方針」與「行動方案」。
會如此定義,是因為在做SWOT分析時,一般人常將SWOT分析後所得的(SO)強化策略、(WO)改進策略、(ST)監控策略、(WT)避免策略等當作行動方案的層次,而沒有展開到企業或部門單位「具體可行」的層次。所以傾向於
將(SO)、(WO)、(ST)、(WT)視之為「方針」,而這些「方針」還需要展開到具體可行的「行動方案」。譬如說「降低成品不良品率5%」看似很具體,但展到各部門如何執行?因為它牽涉到(INPUT)、(PROCESS)與(OUTPUT)。所以就必須展開到(INPUT)如何降低不良率、(PROCESS)如何降低不良率與(OUTPUT)如何降低不良率?(INPUT)如何降低不良率?就要先分析INPUT的哪些項目是造成PROCESS與OUTPUT不良之主因?哪些進料須提高抽檢率或全檢?哪些進料供應商要做到不良率0.001ppm以下,若未達標準,供應商應負何種損失賠償?展開到這樣,才說是可執行之「行動方案」。
策略與目標設定是相互的,
先有目標設定,後有因應策略。換言之,策略即是為達此特定目標,所擬訂與規劃執行的方針與行動方案。所以
明確性先談願景、使命,再談策略;策略是達成願景、使命與短、中、長程目標的執行方針與行動方案。